AYX爱游戏,爱游戏体育官方网站,爱游戏体育APP低空经济正凭借独特优势,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兴领域。它横跨航空、交通、物流、旅游等多行业,以低空领域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,正孕育出全新的产业生态与经济增长点,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、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置身于这样的大背景下,业界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崭新思考。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)等新型航空器技术日新月异、快速迭代升级,无疑给适航政策带来诸多挑战,究竟适航政策该如何调整,才能与新技术发展相适配?各地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千差万别,怎样精准结合本地实际,打造独具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,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?企业与科研机构作为技术创新的关键主体,又该通过何种有效途径,加速技术落地转化,让创新成果尽快从实验室走向市场?
正如段洣毅所说,近年来国家对低空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,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。2023年12月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,要打造“低空经济”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,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调。2023年10月,工信部、科技部、财政部、中国民航局四部委联合印发的《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(2023-2035)》指出,2025年eVTOL要实现试点运营,加快融入综合立体交通网络。2024年3月,四部委又联合印发《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(2024-2030年)》,明确到2030年,通用航空装备要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,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。
一方面,地方政府应根据国家政策导向,结合本地实际情况,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,在土地使用、资金扶持、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,吸引企业投资低空经济领域。另一方面,相关部门需强化政策宣传与解读工作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渠道,如官方网站、社交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政策解读文章、举办线上政策宣讲会,以及在产业聚集区、行业展会等线下场所设置政策咨询点、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,确保企业和社会各界能够精准把握政策内容,充分激发其参与低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。
石靖敏认为,低空经济作为在三维空间发展的经济模式,有别于传统经济,需遵循新规则。对于低空制造产业而言,从业者要强化法规意识,主动吃透国家新颁政策法规标准;规划产品时,同步做好运行支持服务规划;设计产品不仅依据性能指标,更要贴合使用场景,考虑使用中问题的处理;要为用户着想,确保产品能为用户带来盈利,且销售范围匹配服务能力;企业自身既要有技术能力,也要具备技术累积能力。行业管理者、从业者、潜在进入者以及投资者,都需紧跟法规政策步伐,方能在低空经济领域行稳致远。
杨桢梅认为,完善适航审定法规体系成为法规标准方面的当务之急。以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例,目前虽已有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》、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》等相关法规,但仍需根据产业发展不断细化和更新。要明确不同类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审定标准和流程,规范市场准入,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。同时,适航审定部门应加强与产业界的沟通协作,在航空器研发设计阶段就提前介入,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,帮助企业及时解决适航问题,减少后期整改成本,加速产品推向市场的进程。
中游环节,提升低空航空器整机的研制水准是重中之重。应大力鼓励企业加大对eVTOL、无人机等新型航空器的研发投入,精心优化设计方案,显著提高产品性能与可靠性。与此同时,要加快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,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布局通用机场、无人机起降点、飞行服务站等关键设施,为低空飞行的安全、有序开展筑牢根基。值得一提的是,浙江嘉兴作为全国第二批交通先导应用试点,创新性地采用“一院一场一基地一基金”的发展模式,积极探索路空协同的智慧交通发展新路径,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范例。
下游层面,积极拓展丰富多元的飞行服务与运营场景意义重大。可大力开发低空物流、低空旅游、医疗救援、农林植保等极具潜力的应用场景,以此激发市场需求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。比如,在物流配送领域,充分借助无人机开展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,既能大幅提高配送效率,又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。此外,还需高度重视飞行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,构建完善的飞行培训体系,源源不断地为低空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,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。